情緒是一種個人主觀感受的事實,而既然情緒是一種事實,它便沒有對錯可言,對於每個人來說它都是真的,所以對孩子也是一樣,只有情緒好與不好,而沒有情緒對不對的問題。不過雖然情緒沒有對錯,但是當情緒表達出來對別人產生傷害的時候,就會有對與錯發生。這聽起來似乎很抽象,我們請心理治療師張如穎為我們舉例說明: 28”-59” 孩子生氣時可以說『我很生氣』,但是,用打人、搶或破壞別人玩具來表達是不被接受的,所以說,情緒本身沒有對錯,而表達就有對錯可言;所以,當我們在管理孩子行為問題時,要把握這樣的原則。
孩子和大人一樣,有快樂、有悲傷,他每天的情緒可能都會影響您、影響周圍的人,所以,當您發現孩子用不對的方式來表達內心不滿的時候,給他適度的教育,引導它走向正確的情緒表達方式,對懵懂無知的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而,雖然孩子的行為需要管理,也就是遇到他有不對的表達方式時需要及時教導指正,但是這並不代表可以把孩子的情緒忽略喔!張如穎心理師同時舉例表示:當您的寶寶走路一不小心跌倒,而他因為痛、因為覺得丟臉哭得很傷心的時候,如果您沒有感受到他的難過,反而怒目大罵他不小心,絕對會加重他的挫折感,讓他哭得更傷心更失控;相反的,如果您先把他哄一哄、安慰他,等他情緒被安撫之後再來理性教導他『下一次走路要小心喔』,他的理性將會表現得更好,而不至於情緒失控,聽不進去您所說的話。所以說,當寶寶有負面情緒發生時,您應該掌握『理性教導放在情緒處理後面』的原則,這樣可以減少孩子情緒失控的機會,讓他在您的示範引導之下,慢慢接受用理性來處理情緒的觀念,而讓您和他之間的親子關係更為順暢喔。
作者: 如穎心理成長中心 心理治療所
臨床心理師 張如穎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