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障礙(Emotional disturbance)
情緒障礙所指稱的並不是特定的診斷,而是一個廣泛用於描述個體行為、思考方式、情緒狀態的名詞,這個名詞所對應的現象包括了衝動控制不佳、情緒適應失調所衍生的情緒化反應或偏差行為。在兒童或青少年階段,可能的表現包括了外向性的攻擊、反抗、衝動、過動,以及內向性的退縮、畏懼、焦慮、憂鬱等,而這些困擾著當事人的問題,導致個人在生活、學業、人際關係和工作等方面明顯遭遇困難。
可能合併出現情緒障礙的疾病相當廣泛,除了一般我們所認知的憂鬱症、焦慮症等疾病之外,一些遺傳性與非遺傳性的疾病,都能引發情緒障礙的症狀。例如:亨丁頓氏病(Huntington Disease)、X染色體脆折症(Fragile X syndrome)、妥瑞氏症 (Tourette Syndrome) 、自閉症(autism)、過動症(ADHD)等疾病,都可能因其原本疾病的症狀,影響了個案的生活、人際互動關係,而導致個案也合併出現情緒障礙。
案例一
從自閉症兒童的治療經驗中,發現許多患童的家長與老師經常會反應患童有嚴重的情緒障礙,其行為包括了持續性的哭鬧、不配合大人的要求,嚴重時還可能出現攻擊他人或傷害自己的行為。這些被認為是情緒障礙問題的背後,往往是由於自閉症症狀中的固執行為所引起的。如果家長或老師在不知情的情形下,觸動了/變更了患童原有的作息或原有的模式,而患童又缺乏適當的溝通表達能力時,由於患童持續無法將環境改變成原有狀態,患童很容易會以強烈的情緒或行為,來反抗環境的變動,因此讓人留下情緒障礙的印象。
在協助情緒障礙的個案時,往往需要追溯形成負面情緒的經驗或事件,才能有效的克服及改善情緒障礙。自閉症病患的例子裡,如果要改善其情緒障礙,就需要從固執性的症狀著手,先建立個案對於治療者或家長的順從行為,其次,觀察並記錄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固執性的特徵與強度,從固執性較低的行為著手,配合以正增強的方式,初步建立成功的改變固執性低的行為,增加個案接受改變的正向經驗,再逐步改善其他的固執行為或特性,最終,個案的彈性增加了,對環境改變的堅持度下降了,其情緒障礙的現象,便獲得控制了。
案例二
一位5歲罹患糖類代謝異常遺傳疾病的幼童,因為罹患疾病的關係,日常生活中對於含糖食物的攝取,總會受到父母相當大的限制,患童經常向父母抱怨,為什麼不能吃糖,甚至在妹妹吃糖的時候,患童會刻意的將妹妹的糖果撞到地上,或與妹妹、同儕互動的過程中,常出現破壞性的互動,而將其人際互動導引至極度緊張的關係之中,類似這樣的情形,可能都與孩子生活中的挫折經驗有關。對一般兒童來說,短暫時間的生活限制可能不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可是對患童而言,經常要面對別人可以(吃糖),可是我不行(吃糖),這類的挫折經驗,卻是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長期下來,挫折經驗所轉化成的負面情緒,甚至攻擊行為,便逐漸浮現。
在這個例子中,個案的強烈情緒與行為反應,雖然與患童本身所罹患的疾病沒有直接的關連,但是其情緒或行為上的問題卻與疾病所衍生的挫折經驗有關,也就是說,個案在生活中總是不斷的在累積負面的情緒,而這些情緒似乎沒有一個適當的抒發管道,情緒累積的結果,影響了個案的人際互動、衝動控制與思考模式。關於這類情緒問題的處理,通常可以透過遊戲治療與親職諮商的方式來改善,在遊戲治療的過程,引導孩子以適當的方式宣洩其情緒,並在遊戲過程中,以及和孩子建立正確以及適當的互動方式,與個案共同發展解決目前困境的方法或替代性的作法,協助其發展與同儕和手足適當的互動,便能逐漸改善個案的問題。
作者: 如穎心理成長中心 心理治療所
臨床心理師 張如穎
- 本中心位置圖:(請按下圖放大)
- 地址:40041台中市中區柳川東路三段五號5F
- 電話:(04)2228-2220
- 電話:0935-696016
- 傳真:(04)2228-0075
- E-mail: service@ruyin.tw
郁惠小姐您好:
孩子的情緒問題,可能來自發展上的不順利、行為上的不順從、生活上的挫折等,如果能儘早針對這些行為上的問題開始介入,往往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苗栗地區您可以考慮前往往大千醫院的兒童發展中心就醫。
翁小姐您好:
孩子的妥瑞氏症狀會讓孩子在生活上經常面臨不順利、受到同儕的取笑或提醒,甚是受到師長的不諒解,這些往往是孩子生活中可能遭遇到的挫敗。當孩子不斷的面臨挫敗,常常會在情緒與行為上表現出來,所以,孩子的行為表現,可能是孩子受挫折的指標。在協助孩子的歷程上,可以從協助孩子控制症狀的角度切入,可分為藥物治療與行為治療,藥物治療需由神經科或精神科醫師處方,行為治療則由臨床心理師執行,通常以協助孩子發展自我控制能力為方向,增進孩子的自制力,以改善症狀,並與症狀和平共存,另一方面,果孩子有社會人際互動方面的困擾,則可安排孩子學習適當的人際互動技巧,協助孩子對生活上與同儕互動時,可能遭遇的困難。
所以,您的孩子的情緒似乎有趨於不穩定的傾向,您可能需要留意孩子的同儕互動關係以及症狀對孩子的影響,如果您仍不放心,您可以安排時間帶孩子就醫,或前來本中心由本院臨床心理師為您服務。
如穎心理師您好,我的女兒90年8月8日出生, 今年上小學一年級, 在今年7月驚覺有輕度的妥瑞症,看了西醫,也看了中醫;西醫只給維他命B6,西醫的水煮藥苦到不行,女兒也堅強的吃了4星期, 但再也不吃了,改吃藥粉,但效果不佳,最近3星期來,脾氣越來越不好,動不動就生氣,妹妹就遭殃;做功課也沒耐心,就連我做媽媽的也說不動了,我心中好難過好急,好擔心是否因妥瑞症引發了憂鬱症, 該怎麼辦?
謝謝您!!!!
ㄛㄛ已拿到輕度智障殘障手冊.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及易衝動症狀大部分都有
不是家長不能接受而是如上述的孩子會出其不意的說出很棒主意嗎
我一直是覺得他有情緒問題不知該如何排解也不知怎幫
苗栗地區哪裡有.若外縣市是否有接近火車站
魏小姐您好:
改善情緒問題的方式會因為引起情緒問題的原因而有所不同,
您提到以行為改變技術仍無法改善情緒問題
可能的原因是
1.您介入的方式與方向可能沒有針對情緒問題的原因,所以介入才沒有看到明顯的成效。
2.也可能是因為情緒的問題有其他生理或病理上的原因,所以介入無效。
建議您先釐清引起情緒問題的原因,如果該使用藥物治療,您可以尋求精神科醫師的協助,改善情緒問題
想請問張心理師若以行為改變技術仍然不能改善個案的情緒問題是否可以使用藥物來控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