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來臨了,父母親為了如何幫孩子安排一個充實的暑假,傷透腦筋,是要讓孩子在安親班中度過?安排夏令營?或是讓孩子回到祖父母家?度過快樂的假期?父母總不希望孩子在難得的假期中,渾渾噩噩的度日子,希望孩子在暑假期間也能有所成長,那安排暑假的活動就得仔細思量。
長時間的假期,造成生活形態的改變,父母親除了需要先有一些心理準備之外,亦可以協助孩子,建立固定的作息習慣。因為,生活作息的穩定性、學習計畫與安排生活,是人生另一個學習的課題。像暑假這麼長的假期,孩子可能因為生活上的鬆懈,造成生活作息的改變,到了假期結束時,卻面對無法調適或許多功課未完成的窘境,如果在假期開始的時候,陪同孩子一起訂定假期生活計畫,有效分配時間,不僅可以避免假期結束時的適應問題,更能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由於暑假期間,沒有課業要求與功課壓力,父母親較有彈性可以安排一些課外的學習,休閒旅遊,或者利用此機會,協助孩子建立一些適當的生活習慣,或建立一些基本的常規。
建議父母可以利用假期,來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暑假期間,陪同孩子選擇優良圖書,以陪伴、鼓勵、引導、示範等方式,協助孩子建立每天閱讀書籍的習慣,讓孩子在沒有課業壓力的情形下,仍能維持定期、定時的閱讀,增進知識的攝取。
再者,運用暑假建立孩子自主管理的習慣。在日常緊湊的生活步調裡,很多時候,父母親為了應付繁忙的工作以及孩子的課業,往往無暇等待孩子自行嘗試錯誤,便代替孩子解決了許多的日常生活上的難題,長期下來,容易養成孩子比較依賴,缺乏獨立與自我管理的能力。在暑假裡,有充裕的時間可供孩子練習自我管理與解決問題。父母親可以在假期開始之前,先回憶過去這一年中,孩子有哪一些表現是比較依賴、缺乏獨立、自我管理較差的行為,並將這些行為一一記下來。在記錄這些行為時,行為必須是可以觀察的、可以量化記錄的;在初步的目標行為確立以後,與孩子共同討論此行為改變計畫,鼓勵孩子參與、修正計畫內容,在修正與確定執行的行為改變計畫後,由孩子著手練習建立新的行為習慣,父母親扮演協助與督導其建立習慣的角色,並適時提供建議與鼓勵。例如:大雄的書桌、書架與抽屜經常是雜亂的,文具、玩具隨意堆放在抽屜內,母親希望建立他能養成收拾書桌、整理抽屜、保持整潔,將書桌、書架、抽屜整理的條理分明,於是母親將整理書桌桌面、整理書架、整理每一個抽屜,依照整理的難易程度,分別訂定點數為2點、1點、3點,如果大雄能夠自動整理,或維持整齊,大雄便能獲得點數,媽媽每天晚上會和大雄一起計算當天他所賺得的點數,並依照所得的點數多少,兌換他可獲得的籌賞,包括:晚1小時上床睡覺、假日到麥當勞吃蛋捲冰淇、或是到湯姆龍去玩。初期,母親仍會從旁協助大雄整理文具與玩具,在幾次的練習以後,母親便減少協助,大雄亦能自行完成整理的工作,很快地,大雄便能每天自己整理書桌與抽屜了。
作者: 如穎心理成長中心 心理治療所
臨床心理師 張如穎
- 本中心位置圖:(請按下圖放大)
- 地址:40041台中市中區柳川東路三段五號5F
- 電話:(04)2228-2220
- 電話:0935-696016
- 傳真:(04)2228-0075
- E-mail: service@ruyin.tw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