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可能會對說謊這個行為感到非常的頭大。父母很輕易的會把說謊和 “不誠實”、“小時候這樣長大怎麼辦”、“以後會被抓去關” 等等嚴重的後果連接起來,而陷入了災難化思考,感到十分焦慮。其實說謊是孩子成長階段中很常見的一個發展的過程,父母在感到焦慮不安之前,可以先這樣告訴自己,說謊其實也是一種能力,只是現在孩子不知道如何在正確的場合或方式使用這個能力。
到底孩子什麼時候會開始有說謊的現象發生呢?
研究指出較年幼的兒童認為自己的“信念”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事實,不像年長的兒童會知道每個人的信念可能是不相同的,也可能是不正確的。這樣講可能有點抽象,下面以一個研究的具體例子來解釋,在解釋之前,先讓大家猜猜看年幼和年長的兒童對於以下的故事,會有什麼不一樣的答案:
“一個小孩將一些巧克力放在藍色的碗櫃裡,然後到外面去玩。當他不在時,他的媽媽將巧克力移到綠色的碗櫃裡去。”
各位猜猜,當小孩回家時,想要吃他的巧克力,請問他會到哪裡去找呢?
研究結果發現,若將這個問題問三歲大的幼童,他們會說: 「在綠色的碗櫃裡。」這是因為年幼的孩童覺得他們認定的信念就是事實,他們會覺得這位小孩會受到其願望(要拿到巧克力)的驅策而到「正確」的地方去找巧克力,也就是到後來被媽媽重新擺放的綠色的碗櫃中去找 (但實際上這孩子是不會知道巧克力被移動的,除非這孩子有第三隻眼……)
不過較大一點的兒童,約四、五歲的孩子瞭解信念是有可能不正確的,也可能是別人不知道的,因此,他們會認為小孩還是會到藍色的碗櫃去找巧克力,因為小孩覺得巧克力會在那裡,即使這個決定是錯誤的,沒辦法讓他如願以償的找到巧克力。
一旦兒童瞭解人們會依錯誤的信念行事 (如:去藍色的碗櫃找巧克力),孩子們就可能會藉由說謊或採取其他欺騙策略來維護其利益或得到目標。
說謊可以視為兒童心智發展成熟的表徵之一,倘若孩子沒有辦法對於自己或別人的行為做出心理推論,就不容易發展出人際互動中所需要的社會認知能力。
在幼年時期較有機會和其他小孩共同生活的孩子,因為擁有較充沛的社會經驗的關係,較會促進這方面的發展能力。有手足的兒童可能會有更多角色扮演,裝扮遊戲的機會,以及更多會涉及欺騙的互動。
當然我們都希望能夠教育出一個誠實的孩子,說謊的行為還是必須做適當的處理和矯正。不過當父母親在教育孩子說謊這個行為之前,需要先調整自己的心態,瞭解孩子發展的過程,在一個情緒平穩的狀態下,和孩子做溝通討論,才能達到導正孩子行為的效用。
孩子說謊的行為背後一定有個根源,但倘若每次一有說謊行為家長就進行打罵,恐怕這源頭會越紮越深。
我曾經處理過一個孩子偷錢的案子,三年級的男孩會偷錢然後藏在枕頭下或是內褲裡頭,媽媽覺得生氣就打罵,孩子的行為非但沒有改善反而更加嚴重,從家裡偷到學校去,怎麼問他都會說是在地上撿到的。媽媽一方面要處理他在家裡的行為,一方面又要處理其他人對她教養孩子的指責,非常疲憊,導致與孩子之間的關係逐漸惡化。
孩子偷竊說謊背後可能的原因很多,也許是由於孩子「物權」概念尚未發展完全,不知道別人的東西不可以亂拿,也有可能是因為孩子的慾望需要立即被滿足,而透過偷竊滿足之後又擔心害怕被打罵,故選擇說謊以逃避責罰。
治療首先由親子關係開始處理,在一次的遊戲-角色扮演活動中,孩子用大獅子來比喻媽媽,自己是小老鼠。在大獅子河東獅吼的時候,小老鼠就竄得更活躍更厲害。孩子在遊戲中提出了他的需求,當自己的需要與要求沒有辦法被滿足的時候,孩子就會想盡辦法來達到他的目的,像小老鼠一樣,到處鑽洞,大獅子堵一個,小老鼠就在另一個地方再鑽一個,因為怕被責罰、怕被發現,所以洞越挖越隱密、每次挖洞就又編出不一樣的藉口來逃避打罵,大獅子防不勝防,很容易在疲於奔命之下失去耐性而伸出爪子來,惡性循環之下親子關係成了犧牲品,對於改善孩子的問題並沒有幫助。
當媽媽越瞭解孩子的心態與發展上的需求,就越能夠彈性地運用有效的親職技巧來管理孩子的行為。後來我設計了一個小豬撲滿的遊戲,協助這個媽媽運用行為取向的遊戲治療,創造一個和孩子正向互動的路徑,讓孩子能夠透過正當的管道讓自己的需求得到滿足。由於這條新的路徑讓孩子能夠避免責罰,而且也從和媽媽的互動中被增強了適當的行為,例如,當孩子願意嘗試承認自己的過錯時,肯定孩子並給予鼓勵,以及冷靜地和其討論改善處理的方式。透過這個過程提升了孩子的自信,讓他更信任自己的能力,也就更加願意踏上這條新的路徑—配合媽媽的要求,偷竊說謊的行為也就不再出現了。
當家長發現家中小木偶鼻子變長時,別急著拿刀子砍、拿鋸子鋸,這樣的結果可能會讓鼻子越來越長,越長越快速。冷靜地探討孩子謊言背後的原因以及靈活彈性地運用適當的技巧引導,才可把握住更加瞭解孩子與教育孩子的機會。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