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喬是一位小學二年級的小女生,與喬喬初見面時,她手緊緊拉著父母親,「她膽子很小,尤其是面對第一次見面的人」媽媽這樣說。
媽媽說喬喬做什麼事情都要爸爸媽媽陪伴,明明已經練習很熟練的作業,卻總是要跟父母親反覆確認:「這樣可以嗎?」、「這樣對嗎?」。這次要參加校內演講比賽,喬喬練習了再練習,卻在學校崩潰大哭:「不行,我做不好!」媽媽說學校老師很擔心,老師認為喬喬「似乎太過完美主義了」、「看起來壓力好大啊」,雖然喬喬平時的行為舉止與功課表現常得到老師的讚賞,可是喬喬似乎仍不滿意。
與喬喬和父母親的互動過程中,心理師注意到喬喬的父母親不斷提醒她的行為:「坐好」、「不要駝背」、「不要摸椅子」、「妳要回答」…,喬喬需立刻調整她的動作。喬喬回答問題前都會看向爸爸媽媽,當爸爸媽媽安撫喬喬放心說話時,喬喬卻顯得更遲疑。此時,爸爸有些著急地說:「她明明知道答案,卻不敢說出來」。
喬喬的父母親認為他們有義務指出喬喬所有不足的地方,讓她可以變得更好,但在這樣反覆糾正的過程中,即使喬喬各種行為已經表現相當好,卻總是會被提醒必須要更好。這樣的經驗讓喬喬面臨即將到來的競賽或是考試時,總是要讓自己更認真上課與準備、複習,也讓喬喬常常很緊張,導致生活上稍有一些變動,情緒就會潰堤。
隨著年紀增長,每個人不斷地在生活中學習,當第一次開始叫爸爸媽媽,父母親開心的表情和語調、總是隨之而來的回應與鼓勵,讓我們學會這樣的稱呼,也持續下去;努力使考試獲得了好成績,得到家長的獎品與讚美,我們會希望繼續獲得這些肯定,所以下一次考試前也會努力,再次獲得好成績。
在心理學理論裡,這些都是正增強的效果,好的行為被增強而持續發生,透過這樣的過程也建立我們的自信心。
心理師與家長討論親子互動的經驗時,請爸爸媽媽細數喬喬的優點與表現優異之處,提醒家長強化喬喬好的行為表現:「當喬喬做到這些行為,就讓她知道爸爸媽媽覺得她做得很好。」並與家長共同討論,選擇喬喬每天例行活動中的一些具體行為,包括:「完成家庭作業」、「複習功課一小時」、「洗澡時將自己洗乾淨」、「整理好書包、準備隔天的用品」等任務,完成一項任務後可以獲得獎勵印章,同時爸爸媽媽會給予具體的讚美:「喬喬完成了家庭作業,爸爸覺得妳做得很好!」喬喬收集到足夠的印章時,便可以向爸爸媽媽兌換她喜歡的粉紅豬小妹影片。喬喬初期對自己的表現還會有許多的擔心,但在完成任務後就得到具體讚美與獎勵的持續作用之下,擔心的情緒與反覆確認的行為逐漸減少,每天會期待完成任務及領取獎勵。
父母親回饋的讚美與獎品讓喬喬對完成這些例行活動的動機增加,喬喬也表現出愉快的心情看著所獲得的獎勵蓋章與獎品。透過正增強的方式,爸爸媽媽讓喬喬轉變成積極地、也愉快地去完成生活上的例行活動,不再需要給予過多的提醒,喬喬的焦慮情緒也逐漸減少。
對於這些日子來爸爸媽媽與日俱增的讚美,喬喬說:「覺得好奇怪,不過很開心。」臉上顯露靦腆笑容。父母親調整了對待孩子的方式後,喬喬做事情更有效率、也更有自信。喬喬對於演講比賽還是有些緊張,但現在可以跟老師討論哪些部分表現穩定、哪些部分還要再加強,並且持續按部就班的練習,學校老師也回饋說喬喬對自己的表現比較有信心、也不再大哭了。
撰文者/周志玉 臨床心理師
圖/pixabay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