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孩子即將進入小學,成為小學的新鮮人,由於小學的生活與學習型態和幼兒園有相當大的不同,這不僅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挑戰,對於父母而言,也是一個新生活與學習的開始。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的過程會面臨許多的轉變,包括:學習環境、老師、同學,以及上課方式的轉換,面對這麼多的改變,不同的性格與特質的孩子在面對新的人際關係時,可能需要不同程度的調整。
在幼小轉銜時,孩子將面臨與原來的老師、同學與好朋友的分離,對於一些較內向、與老師或同學關係緊密的孩子來說,面對這樣的分離,孩子可能變得比較脆弱、憂愁與感傷,父母可以透過與孩子討論的方式,從旁提供一些方法協助孩子度過情緒的低潮,例如:引導孩子畫圖、製作卡片,或以打電話方式,將其思念與情感傳達給孩子的老師或好朋友,透過適當的聯繫方式,讓孩子覺得在心理上仍然能與老師或好朋友緊密相連,孩子自然也就放心了。。
另一方面,孩子即將面對許多以前不認識的人,協助孩子學習面對新的老師與同學,並建立適當的社會互動技巧,將有助於孩子入學後的生活適應。對於內向的孩子,父母親可能要扮演比較積極的角色,主動的引導與示範,帶領孩子學習社交技巧,協助孩子在入學前,發展出基本的社會人際互動技巧,以縮短入學後的適應期,增進其情緒的穩定性,例如:父母可以與孩子一同扮演新學校的同學或老師,由父母示範上課時聽從老師的命令、如何自我介紹、如何認識新同學、邀請同學一起玩,或向同學借文具等人際互動的技巧。
對於比較外向或是活動量較大的孩子,父母親所扮演的角色是,引導孩子發現幼稚園和小學上課與生活作息上的差異,修正並學習遵從新規則與避免干擾他人,建立適當的行為習慣,例如:父母親可以從日常觀察中,將孩子經常遭遇到的問題(說話太大聲、干擾他人的行為),編入故事情境中,透過說故事或角色扮演的方式,將其行為造成的干擾反應在孩子身上,藉此強調遵守常規以及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並協助孩子修正社會人際互動的技巧,以發展適當的人際關係。
對於獨生子女,除了一般性的人際互動行為需要注意與協助之外,孩子在人際互動中的輪流與分享行為,則是父母親需要額外關注的,父母親可以透過與孩子一同遊戲的過程中,與孩子演練分享或輪流玩遊戲、玩具,藉此協助孩子發展合作性的人際互動。
在生活作息方面,孩子從幼兒園畢業之後,隨之而來的是暑假,這類長時間的假期,造成生活形態的改變,父母親除了需要先有一些心理準備之外,亦可以協助孩子,建立固定的作息習慣。因為,生活作息的穩定性、學習計畫與安排生活,是人生另一個學習的課題。像暑假這麼長的假期,孩子可能因為生活上的鬆懈,造成生活作息的改變,到了假期結束時,卻面對無法調適的窘境,如果在假期開始的時候,陪同孩子一起訂定假期生活計畫,有效分配時間,不僅可以避免假期結束時的適應問題,更能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建議父母可以利用假期,來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暑假期間,陪同孩子選擇優良圖書,以陪伴、鼓勵、引導、示範等方式,協助孩子建立每天閱讀書籍的習慣,讓孩子在沒有課業壓力的情形下,仍能維持定期、定時的閱讀,增進知識的攝取。
此外,運用暑假建立孩子自主管理的習慣。在日常緊湊的生活步調裡,很多時候,父母親為了應付繁忙的工作以及孩子的課業,往往無暇等待孩子自行嘗試錯誤,便代替孩子解決了許多日常生活上的難題,長期下來,容易養成孩子比較依賴,缺乏獨立與自我管理的能力。在暑假裡,有充裕的時間可供孩子練習自我管理與解決問題。父母親可以在假期開始之前,先回憶過去這一年中,孩子有哪一些表現是比較依賴、缺乏獨立、自我管理較差的行為,並將這些行為一一記下來。在記錄這些行為時,行為必須是可以觀察的、可以量化記錄的;在初步的目標行為確立以後,與孩子共同討論此行為改變計畫,鼓勵孩子參與、修正計畫內容,在修正與確定執行的行為改變計畫後,由孩子著手練習建立新的行為習慣,父母親扮演協助與督導其建立習慣的角色,並適時提供建議與鼓勵。例如:大雄的書桌、書架與抽屜經常是雜亂的,文具、玩具隨意堆放在抽屜內,母親希望建立他能養成收拾書桌、整理抽屜、保持整潔,將書桌、書架、抽屜整理的條理分明,於是母親將整理書桌桌面、整理書架、整理每一個抽屜,依照整理的難易程度,分別訂定點數為2點、1點、3點,如果大雄能夠自動整理,或維持整齊,大雄便能獲得點數,媽媽每天晚上會和大雄一起計算當天他所賺得的點數,並依照所得的點數多少,兌換他可獲得的籌賞,包括:晚1小時上床睡覺、假日到麥當勞吃蛋捲冰淇、或是到遊樂園去玩。初期,母親仍會從旁協助大雄整理文具與玩具,在幾次練習以後,母親便減少協助,大雄亦能自行完成整理的工作,很快地,大雄便能每天自己整理書桌與抽屜了。
鼓勵與引導是教育孩子的最佳策略,父母親對於孩子好的行為應予以嘉獎、鼓勵,對於不適切的行為,可採用鼓勵替代行為、互斥行為(與不恰當行為相反的行為)的方式,改善孩子的行為問題,使得孩子得以在溫馨與鼓勵的環境和氣氛下成長。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