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弱勢的孩子,家長並不弱勢!」我們豪氣干雲的媽媽在說這句話時,真是令我驚豔,是的!有時候我們必須為孩子出征、為家人出征,我們的孩子在同儕中容易成為被霸淩的對象,當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時會令我們心痛,有時我們會選擇客氣地回應,請求學校的協助,當然我們也可以理直氣壯、原則堅定的出擊,請學校做出明確肯定的處理,我們努力配合環境,但也營造環境配合我們的孩子,包括預防意外發生的責任,我們要成為孩子的超級英雄,也只有家長們最有資格成為孩子的超級英雄!

  • ~106年9月9日家長團體~

    主題:『 親 師 溝 通 技 巧 』

    又到了九月開學囉~ 該怎麼委婉地跟老師表達家中寶貝的注意事項呢?

    面對三天兩頭聯絡簿上的紅字、老師連珠砲的抱怨訊息,除了道歉及『我們會好好糾正孩子』外,還可以怎麼跟老師達到良善的雙向合作呢?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大家一起來當臭皮匠吧!

     團體帶領者:張如穎臨床心理師、洪雅欣諮商心理師

     

    報名表下載處:下載106年家長團體報名表

  • 夏至後第三日,一早九點多的陽光灑下恍若日正中午,大家魚貫抵達,之前團體中見過面的家長先行在等待區聊起天來,彷彿陳年好友一般,於是團體開始後很快地就有家長主動提出疑問,並紛紛獲得回饋,
    Jpeg

  • 心理師,我發現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我的先生在外地有小三,我們本來要離婚的,我無論如何威脅他都沒用,但自從我孩子在學校出現很多狀況之後,我先生回來的時間變得頻繁,而且我和他的感情好像回到剛開始創業一樣,共同為同一個目標努力,我跟我先生的感情好像變好了……」這是一個原先對心理治療感到抗拒的母親,在我很努力地與其建立關係之後,於一次的會談時告訴我的。

    她的孩子長得十分帥氣,很會畫圖,他所畫的動物素描,一根根毛都看起來活靈活現,考試也名列前茅。不過,他在學校有時會出現翻垃圾桶的東西,舔牆壁、舔地板,推老師,打同學,而且當他被拒絕的時候,會出現威脅要傷害自己的行為表現。

  • 106年5月27日,天氣晴朗的周末。

    這一次的家長團體,共有十餘位家長參與,孩子的年齡分布於幼兒園中班至小學五六年級。在本次的團體中,家長分享投入早期療育的經驗,討論是否要給孩子服用藥物以協助孩子在學習上能較為專心,以及需不需要告訴孩子有關於疾病與症狀等各類教養上的議題。
    1060524 (2)

  •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可能會對說謊這個行為感到非常的頭大。父母很輕易的會把說謊和 “不誠實”、“小時候這樣長大怎麼辦”、“以後會被抓去關” 等等嚴重的後果連接起來,而陷入了災難化思考,感到十分焦慮。其實說謊是孩子成長階段中很常見的一個發展的過程,父母在感到焦慮不安之前,可以先這樣告訴自己,說謊其實也是一種能力,只是現在孩子不知道如何在正確的場合或方式使用這個能力

     

    到底孩子什麼時候會開始有說謊的現象發生呢?                                            pinocchio

     

    研究指出較年幼的兒童認為自己的“信念”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事實,不像年長的兒童會知道每個人的信念可能是不相同的,也可能是不正確的。這樣講可能有點抽象,下面以一個研究的具體例子來解釋,在解釋之前,先讓大家猜猜看年幼和年長的兒童對於以下的故事,會有什麼不一樣的答案:

     

        “一個小孩將一些巧克力放在藍色的碗櫃裡,然後到外面去玩。當他不在時,他的媽媽將巧克力移到綠色的碗櫃裡去。”

     

    各位猜猜,當小孩回家時,想要吃他的巧克力,請問他會到哪裡去找呢?

    • 生氣蟲蟲不可怕

    孩子生氣就像是快樂、興奮、難過一樣,是一種十分正常的情緒,常常聽見師長焦急的問當孩子生氣時怎麼辦,卻鮮少聽到有人問,當孩子快樂的時候怎麼辦,這反應出來的是普遍性來說,大家把「生氣」這情緒視為十分棘手、很難解決的情況。人有趨吉避凶的傾向,當你覺得這個東西不好,就很容易避開、跳過不去處理,但其實放著不去面對,情況會越來越糟,因為越想辦法避開就會越不知道怎麼處理,越不處理就越陌生,越覺得這個情緒很可怕,就越會逃避,負向循環之下,我們無力教會孩子生氣時如何因應,因為我們大人自己也不會。

  • 成 長 路 上 一 起 走

    ~家長情緒支持成長團體~

    隨 著孩子每一個成長階段,每位爸媽總會碰上不同面向的問題,起初是情緒控制、聽話與否,接著開始了同儕與人際關係的發展,然後面臨小學課業上的問題,及如何 與老師溝通『關於我的這個孩子』,乃至於回到家裡,夫妻之間、與公婆相處,孩子與手足的互動,各種小事大事不斷地發生,總是有好事讓你微笑,但偶爾也會遇 到挫折或無奈。

  • 每個月第一個週六早上,在診所中舉辦的家長團體中,總會聽見來參加的爸媽熱烈地討論著,關於日常生活中和孩子們互動時產生的問題。孩子每天都在長大,隨著每個不同的成長階段,會出現的問題也不盡相同,但幾乎在每次的討論中,都會有家長提出一個問題:「心理師,我也想要用正向、鼓勵、用適當的方法跟我孩子互動,但……但我孩子太厲害了,他們似乎都會知道用什麼方法讓我噴火! 讓我變身成大恐龍!」

  • 『孩子,我怎麼都不瞭解你啊!你可以告訴我,你到底在想什麼嗎?』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當中,對於孩子的一些外在行為表現或是情緒反應,常令大人們感到困惑與不解。家長們嘗試著用詢問、哄騙或是威脅利誘的方式,企圖探索孩子的內心世界,卻還是問不出所以然來,面對這樣的情況,父母親可能因為碰觸不到孩子的心,而感到相當的焦慮與擔憂。

 
WP_Modern_Notepad

2025 年 3 月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分類

文章彙整

關於如穎

★服務時間★

❤週一~週五
下午:14:00~18:00
晚上:19:00~22:00

❤週六
上午:09:00~12:00
下午:14:00~18:00

★聯絡我們★

☛電話:04-2228-2220
☛E-mail: service@ruyin.tw
☛臺中市中區柳川東路三段5號5樓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map

 本中心導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