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師,我發現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我的先生在外地有小三,我們本來要離婚的,我無論如何威脅他都沒用,但自從我孩子在學校出現很多狀況之後,我先生回來的時間變得頻繁,而且我和他的感情好像回到剛開始創業一樣,共同為同一個目標努力,我跟我先生的感情好像變好了……」這是一個原先對心理治療感到抗拒的母親,在我很努力地與其建立關係之後,於一次的會談時告訴我的。
她的孩子長得十分帥氣,很會畫圖,他所畫的動物素描,一根根毛都看起來活靈活現,考試也名列前茅。不過,他在學校有時會出現翻垃圾桶的東西,舔牆壁、舔地板,推老師,打同學,而且當他被拒絕的時候,會出現威脅要傷害自己的行為表現。
-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可能會對說謊這個行為感到非常的頭大。父母很輕易的會把說謊和 “不誠實”、“小時候這樣長大怎麼辦”、“以後會被抓去關” 等等嚴重的後果連接起來,而陷入了災難化思考,感到十分焦慮。其實說謊是孩子成長階段中很常見的一個發展的過程,父母在感到焦慮不安之前,可以先這樣告訴自己,說謊其實也是一種能力,只是現在孩子不知道如何在正確的場合或方式使用這個能力。
到底孩子什麼時候會開始有說謊的現象發生呢?
研究指出較年幼的兒童認為自己的“信念”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事實,不像年長的兒童會知道每個人的信念可能是不相同的,也可能是不正確的。這樣講可能有點抽象,下面以一個研究的具體例子來解釋,在解釋之前,先讓大家猜猜看年幼和年長的兒童對於以下的故事,會有什麼不一樣的答案:
“一個小孩將一些巧克力放在藍色的碗櫃裡,然後到外面去玩。當他不在時,他的媽媽將巧克力移到綠色的碗櫃裡去。”
各位猜猜,當小孩回家時,想要吃他的巧克力,請問他會到哪裡去找呢?
-
-
生氣蟲蟲不可怕
孩子生氣就像是快樂、興奮、難過一樣,是一種十分正常的情緒,常常聽見師長焦急的問當孩子生氣時怎麼辦,卻鮮少聽到有人問,當孩子快樂的時候怎麼辦,這反應出來的是普遍性來說,大家把「生氣」這情緒視為十分棘手、很難解決的情況。人有趨吉避凶的傾向,當你覺得這個東西不好,就很容易避開、跳過不去處理,但其實放著不去面對,情況會越來越糟,因為越想辦法避開就會越不知道怎麼處理,越不處理就越陌生,越覺得這個情緒很可怕,就越會逃避,負向循環之下,我們無力教會孩子生氣時如何因應,因為我們大人自己也不會。
-
-
『孩子,我怎麼都不瞭解你啊!你可以告訴我,你到底在想什麼嗎?』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當中,對於孩子的一些外在行為表現或是情緒反應,常令大人們感到困惑與不解。家長們嘗試著用詢問、哄騙或是威脅利誘的方式,企圖探索孩子的內心世界,卻還是問不出所以然來,面對這樣的情況,父母親可能因為碰觸不到孩子的心,而感到相當的焦慮與擔憂。
-
在忙碌的生活中,工作壓力、家庭狀態、以及人際相處種種,很容易讓人感到自身的不足。現在社會變遷的速度越來越快,電子產品越來越豐富,人們的腳步越來越趕,這些刺激帶給我們時時刻刻都有新鮮事的脈動感,但也是因為同樣的因素,特別容易在五光十色的絢爛之中迷失,在迷失之下,更深一層的,也許是對自己能力的質疑,對自己到底 “想要什麼”的迷惘,或是一種怎麼樣都比不過別人的自卑感。
以我自身的經驗來說,因為是心理師的關係,比較多機會可以接觸到不同種族的族群,以及體驗在不同的工作環境帶來的文化衝擊。我發現無論到什麼地方,換了什麼樣的環境,即便是你以為這個環境同質性有多高,和你多相似,人們都會遇到同樣的狀況:對於自身的不足而感到惶恐,害怕,焦慮。
-
現職:
- 如穎心理成長中心 諮商心理師
- 臺中市友善校園輔導諮商心理師
- 臺中市育仁小學輔導團隊督導
- 臺中市特殊教育專業團隊服務諮商心理師
-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特約心理師
- 臺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台中營業處特約心理師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特約心理師
- 關務署臺中關特約心理師
- 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特約心理師
- 台灣生理與神經回饋學會會員
- 台灣生理與神經回饋學會認證執行生理回饋專業人員
- 台灣遊戲治療學會會員
學歷:
- 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 心理諮商研究所碩士畢業
- 中山醫學大學 心理系臨床組畢業
相關經歷:
- 諮商心理師國家高等考試及格(諮心字第 002093號)
- 紐約州立心理師執照 (證照文號 005068-1)
- 國立臺灣美術館特約心理師
-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特約心理師
-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特約心理師
- 台中市向晴家庭福利服務中心特約心理師
- 紐約家庭生活中心 雙語心理師 2011-2012
- 紐約婚姻與家庭私人心理診所 中英雙語心理師 2010-2011
- 手牽手早期療育中心 心理評估專業人員2010-2011
- 我有一個夢社區成長兒童發展部門 心理初訪評估義務工作人員2010-2011
- 哥倫比亞大學流行病學院 心理研究員 2007-2011
- 聖洛克羅斯福醫院肥胖症fMRI研究中心 心理研究員2008-2009
-
成 長 路 上 一 起 走
~家長情緒支持成長團體~
隨著孩子每一個成長階段,每位爸媽總會碰上不同面向的問題,起初是情緒控制、聽話與否,接著開始了同儕與人際關係的發展,然後面臨小學課業上的問題,及如何與老師溝通『關於我的這個孩子』,乃至於回到家裡,夫妻之間、與公婆相處,孩子與手足的互動,各種小事大事不斷地發生,總是有好事讓你微笑,但偶爾也會遇到挫折或無奈。
『我愛我的孩子,我愛我的家庭,但是偶爾也感到疲倦無力,一身輕的悠閒與一家子的責任在心中拉扯,有人能體會我的感受嗎?可以給我一點建議嗎?或者可以教教我,怎麼在那些問題發生前就先做好準備呢?』
聽見這些聲音,也希望可以協助更多的家庭,所以我們預備成立一個專屬於家長的支持團體,邀請各位爸媽提供您至今的種種經驗,並且在專業人員的協同陪伴下,讓您在照顧孩子的歷程上可以更順利、更愉悅。
成員招募:
(1)家有發展遲緩、身心障礙(如.自閉症、亞斯柏格症、過動症…)學童之家長20位。
(2)且您的孩子年齡小於12歲,即國小學童或學齡前兒童。
(3)希望與其他爸媽一同學習、分享資訊及提供想法的家長。報名方式及費用:免費。
(1)傳真報名:04-22280075,撥通後請按32,再按傳送。傳真後請於上班時間來電確認您是否傳送成功。
(2)E-Mail報名:請傳送至 service@ruyin.tw,我們將於收到E-mail後立即回覆確認信給您。
(3)現場報名:請於上班時間內,至本中心填寫資料表格。
聯絡專線:(04)2228-2220 【上班時間:週一至五下午2~9時;週六9~17時】
活動日期:每個月第一個星期六上午10:00—11:30。(101年團體日期:4/7、5/5、6/2、7/7、8/4、9/1、10/6、11/3、12/1。)討論主題: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與親子關係的經營
活動地點:如穎心理成長中心心理治療所
團體帶領者:張如穎臨床心理師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3 | 4 | 5 |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近期留言
- 「【腦波專注力學院:NFB神經生理回饋團體,提升專注表現】〉發佈留言 」在〈
- 「【腦波專注力學院:NFB神經生理回饋團體,提升專注表現】〉發佈留言 」在〈
- 「關於自閉症〉發佈留言 」在〈
- 「【腦波專注力學院:NFB神經生理回饋團體,提升專注表現】〉發佈留言 」在〈
- 「關於自閉症〉發佈留言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