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職:
- 如穎心理成長中心諮商心理師
- 遊戲治療學會會員
- 臺灣生理與神經回饋學會會員
學歷: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畢業
-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系臨床組畢業
心理學研究(González-Castro, 2016)指出神經生理回饋治療對於罹患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的受試者有相當不錯的效益。
該研究將131名學生分為四組,分別是1.對照組(未接受神經生理回饋治療或藥物治療),2.神經生理回饋治療組,3藥物治療組,4.整合組(神經生理回饋治療+藥物治療),分析神經生理回饋治療、藥物治療和兩者結合的療效。
研究結果1.整合組(神經生理回饋治療+藥物治療)療效優於藥物治療組。2.在ADHD的執行功能的改善方面,神經生理回饋的療效優於藥物治療組。結論,對於罹患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的孩童,神經生理回饋治療可以是藥物治療以外的一種替代治療方法。
González-Castro, Cueli, Rodríguez, García, Álvarez (2016). Efficacy of Neurofeedback Versus Pharmacological Support in Subjects with ADHD. Appl Psychophysiol Biofeedback, 41(1), 17-25. http://doi: 10.1007/s10484-015-9299-4.
「每次我只要躺上床,就開始焦慮不安,今天不知道又要翻到幾點才可以睡得著了…。」
「只要每次躺在床上無法馬上入睡,翻來翻去的時候,我心裡就想完蛋了!明天的會議我肯定又會沒有精神怎麼辦!睡不著怎麼辦!慘了慘了!」
上述這些是在診間很常出現關於失眠者挫敗的聲音,對於睡眠這個佔掉我們人生三分之一的行為,當你想要完全的掌握它,效果往往不如預期。
當人越想要控制一件事情,結果卻不盡己意時,就會產生挫敗的感覺。而這種對於睡眠挫敗的感受,很容易在下次你打算入睡時,再度出現,像是影子一樣的和你一起上床,你越是抗拒,這股挫敗感覺就會越巨大,讓人越來越緊繃,對於「睡眠」這個行為就很容易和擔心、焦慮等情緒連結在一起,當這些情緒出現之後,就更難睡得香甜。
現職:
學歷:
壓力對人體的影響–身體反應篇
當人體遇到危險或壓力時,我們的身體會迅速的產生一些變化,以因應危急的狀態,接下來將介紹人體在面對危及或壓力狀態,各相關的內分泌系統或器官組織的變化與運作的調整。
這是一個應用心理學的行為理論,達到改變人類行為的治療方法。在治療過程中協助當事人重新制約與學習新的行為,可以有效改善兒童發展遲緩、好動、衝動控制不佳、固執、不良習慣等,而對於一般成人與兒童的社會、人際關係不佳,緊張、焦慮、失眠等困擾,均能有相當明顯的療效。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