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大解謎—-建立正向親子互動》
1090307青少年家長情緒支持成長團體
手機是年輕一族捧在手心呵護的寶貝,家長們往往苦於無法妥善管理孩子們擁有適當的手機使用時間,透過心理師的引導與討論,大家能夠從中檢視親子關係,並透過正向的互動協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時間管理,能不被手機束縛,從而能發展其他在現實生活中的興趣與真實的人際關係,而非沈浸在虛幻網路中。
隨著孩子每一個成長階段,每位爸媽總會碰上不同面向的問題,起初是情緒控制、聽話與否,接著開始了同儕與人際關係的發展,然後面臨小學課業上的問題,及如何與老師溝通『關於我的這個孩子』,乃至於回到家裡,夫妻之間、與公婆相處,孩子與手足的互動,各種小事大事不斷地發生,總是有好事讓你微笑,但偶爾也會遇到挫折或無奈。
『我愛我的孩子,我愛我的家庭,但是偶爾也感到疲倦無力,一身輕的悠閒與一家子的責任在心中拉扯,有人能體會我的感受嗎?可以給我一點建議嗎?或者可以教教我,怎麼在那些問題發生前就先做好準備呢?』
聽見這些聲音,也希望可以協助更多的家庭,所以我們預備成立一個專屬於家長的支持團體,邀請各位爸媽提供您至今的種種經驗,並且在專業人員的協同陪伴下,讓您在照顧孩子的歷程上可以更順利、更愉悅。
成員招募:
(1)家有發展遲緩、身心障礙(如.自閉症、亞斯柏格症、過動症…)學童之家長20位。
(2)且您的孩子年齡小於12歲,即國小學童或學齡前兒童。
(3)希望與其他爸媽一同學習、分享資訊及提供想法的家長。
報名方式及費用:免費。
(1)傳真報名:04-22280075,撥通後請按32,再按傳送。傳真後請於上班時間來電確認您是否傳送成功。
(2)E-Mail報名:請傳送至 service@ruyin.tw,我們將於收到E-mail後立即回覆確認信給您。
(3)現場報名:請於上班時間內,至本中心填寫資料表格。
聯絡專線:(04)2228-2220 【上班時間:週一至五下午2~9時;週六9~17時】
活動日期:每個月第一個星期六上午10:00—11:30。(101年團體日期:4/7、5/5、6/2、7/7、8/4、9/1、10/6、11/3、12/1。)
討論主題: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與親子關係的經營
活動地點:如穎心理成長中心心理治療所
團體帶領者:張如穎臨床心理師
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常常面臨各種不同的挑戰,需要不斷地調整學習的步調才能跟上群體的節奏,有的時候孩子可能因為衝動控制的問題、人際覺察問題…等原因,逐漸被排除在主流的同儕互動之外,減緩其社會互動技巧的成熟。為了避免兒童在人際關係的發展趨於不利的地位,通常會藉由人際關係導向的團體治療,協助孩子發展社會互動的能力。
在團體治療的過程中,心理師會導入許多人際互動訓練的方案,並將人際互動的事件嵌在遊戲之中,藉著遊戲的進行,引導兒童與其他的團體成員維持正向互動,鼓舞兒童學習以適當的方式與同儕持續交往。依據團體治療主題與內容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方向
(一)學習人際互動禮儀
在團體分組或尋找組員的過程中,學習禮貌地邀請或接受他人的拒絕,同時也藉此機會提供兒童適當的回饋,協助孩子了解經常無法找到同伴的原因,可能與其平常的不恰當行為、容易發脾氣、說話不禮貌等行為有關,引導兒童修正其口語表達方式。
(二)學習輪流與等待
在遊戲或競賽的進行過程中,心理師將提供有限的媒材,創造出一個資源有限的環境,讓兒童有機會練習輪流使用與借用媒材,以及耐心等待他人將媒材用畢,再與其協商借用媒材。
(三)學習面對輸贏的結果
在競賽的遊戲過程中,每一位兒童都希望能獲得比賽的勝利,為了獲得勝利,孩子有可能會出現較為粗魯、缺乏控制、干預他人,或違反遊戲規則等行為,進而造成人際衝突。在團體進行的過程中,透過競爭性的遊戲,心理師可以在遊戲進行中適當地操控,引導孩子學習抑制衝動與情緒,並遵守團體規範全程參與競賽活動,接受競賽的結果;此外心理師仍可透過適當的操控,創造讓兒童輸掉比賽、失去進階比賽的機會,藉此協助孩子學習面對與接受比賽輸贏的結果。
(四)學習團隊合作
在團體的進行中,心理師導引兒童以2至3人為單位進行分組,並藉著競賽性的遊戲,小組成員需學習摒除濃厚的個人主義,學習與他人合作,學習觀察組員的優勢能力,支援組員,學習工作分配,學習團隊合作,共同努力以獲得勝利。
(五)學習溝通協商與妥協
心理師帶領團體的過程中,常常會拋出2至3個競賽主題,由參賽的個人或組別相互討論,並決定競賽遊戲、相關的競賽規則以及獎賞與懲罰的規定,由於在競賽的過程中,各組成員可能各有其擅長的項目,因此在討論與決定競賽項目時,就需要溝通、協商,討論出一個多數人可以接受,而且能讓少數人參與的結果。當團體成員無法獲得共識,或無法妥協的情形下,心理師會適時引導成員或拋出問題解決的方法,讓成員們繼續討論,協助其達成共識,展開比賽。透過這些競賽性的遊戲,參與的成員們,一次又一次地經歷提議、討論、協商、破裂、再提議、再討論、再協商、妥協,達成共識,共同參賽,面對競賽的結果,讓成員們在團體進行的過程中,有機會反覆地演練溝通與協商的技巧,並經歷一次又一次地妥協,以提升其人際互動技能。
(六)學習專心聆聽他人說話
團體進行過程,心理師應用代幣制度鼓舞成員自我介紹、分享學校生活、假日生活、各人喜好事物等過程,讓成員有機會練習表達能力;同時,聆聽他人介紹的成員,也需要專注於成員的報告,並記憶他人所分享的資訊,才能在心理師隨機點選的時候,完整地報告成員所分享的資訊,讓自己可以獲得更高的積分。在這個過程中,團體成員需學習排除干擾、專注於聆聽他人所分享的資訊,詳細了解每一個步驟進行的程序,透過反覆演練,學員才有機會能提升個人在團體情境中,抵抗分心並專注於事件的能力。
我們將於114年3月15日(六)9:30-11:30舉辦家長說明會暨兒童注意力檢測活動
說明會報名處:https://forms.gle/GTHTbi4a4ssPNaCv9
===========================
您是否曾煩惱過孩子在學習或活動中缺乏專注力?現代社會的快節奏和多元刺激,常使我們難以集中注意力。在充滿干擾和分心的世界中,保持專注力、抵抗分心干擾,是成功的關鍵能力。然而,培養專注力並非一蹴可幾,需要持續的努力和訓練。
腦波專注力學院的團體方案結合最先進的腦波技術—神經生理回饋(Neurofeedback, NFB),讓心理師能夠即時觀察成員的大腦活動。神經生理回饋為一種非侵入式的治療模式,不需用藥,而是透過練習畫面提供立即的回饋,讓成員瞭解自己的專注狀態。這種即時回饋可以幫助成員意識到分心和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刻,從而更好地調整自己的注意力。我們的大腦是有可塑性的,透過定期的神經生理回饋練習,成員可以更有效的訓練自己的大腦,從而強化專注能力。
我們將於113年10月19日(六)9:30-11:30舉辦家長說明會暨兒童注意力檢測活動
說明會報名處:https://forms.gle/GTHTbi4a4ssPNaCv9
===========================
您是否曾煩惱過孩子在學習或活動中缺乏專注力?現代社會的快節奏和多元刺激,常使我們難以集中注意力。在充滿干擾和分心的世界中,保持專注力、抵抗分心干擾,是成功的關鍵能力。然而,培養專注力並非一蹴可幾,需要持續的努力和訓練。
腦波專注力學院的團體方案結合最先進的腦波技術—神經生理回饋(Neurofeedback, NFB),讓心理師能夠即時觀察成員的大腦活動。神經生理回饋為一種非侵入式的治療模式,不需用藥,而是透過練習畫面提供立即的回饋,讓成員瞭解自己的專注狀態。這種即時回饋可以幫助成員意識到分心和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刻,從而更好地調整自己的注意力。我們的大腦是有可塑性的,透過定期的神經生理回饋練習,成員可以更有效的訓練自己的大腦,從而強化專注能力。
在團體中,成員將與其他學習者共同學習、共同成長。透過互相觀察,參與訓練的成員們將更有動力克服困難,不斷進步。當我們感受到來自他人的觀察和關注,往往會激發更大的動力和努力,以展現更為出色的表現。更重要的是,團體的訓練模式能模擬日常生活的真實情境,例如有其他人在場、被干擾的情境,讓成員能夠面對各種挑戰,學習如何對抗干擾、抵抗分心,持續專注於目標。
注意力學院團體方案會由專業的心理師團隊提供專業的指導和支持,確保成員在專注力提升的過程中獲得最大的收穫。期待能與您一同見證孩子的成長與成功。
本次主題為「討論教養12歲以下孩童的行為問題與親子關係經營」隨著孩子每一個成長階段,身為父母總會碰上不同面向的問題,各種小事大事不斷發生,總是有好事讓你微笑,但偶爾也會遇到挫折或無奈,此次由張如穎心理師協同各位爸媽一同學習、分享資訊及提供想法,一起讓您在照顧孩子的歷程上可以更順利、更愉悅。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Xq4x71umkGf71eNd7
歡迎社區民眾參與,不限院內學員~~對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與親子關係的經營有疑問的家長都歡迎來報名^_<
隨 著孩子每一個成長階段,每位爸媽總會碰上不同面向的問題,起初是情緒控制、聽話與否,接著開始了同儕與人際關係的發展,然後面臨小學課業上的問題,及如何 與老師溝通『關於我的這個孩子』,乃至於回到家裡,夫妻之間、與公婆相處,孩子與手足的互動,各種小事大事不斷地發生,總是有好事讓你微笑,但偶爾也會遇 到挫折或無奈。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3 | 4 | 5 |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